香港野生動物

香港的猛禽

全港共有超過500種雀鳥,包括色彩繽紛的小啄花鳥及於摩天大廈間傲翔的巨鷹等。

黑鳶是香港最常見的猛禽,但原來除了黑鳶以外,香港竟還有35個猛禽品種,由小鷹到龐然巨物的禿鷲都有,只要知道牠們常出沒的地點便可一睹這些猛禽的風采。

黑鳶

每年春天都有數十對黑鳶在本港進行交配,到秋天亦會有數百隻從中國北部飛來,屆時本港的黑鳶數目,便會由夏天約200隻,急增至逾千隻。冬天的黃昏時分,一群接著一群的黑鳶會飛到馬己仙峽和太平山頂等地方棲息。

海上霸王

與黑鳶一樣會盤踞於海港上空的還有白腹海鵰,其體型是黑鳶的三倍,令人一見難忘。這種巨鷹常見於離島和西貢海岸,有時也會在市區出沒,甚至在灣仔北的大廈上棲息。白腹海鵰特別喜歡吃魚和蛇,擁有非凡的飛行技術,更可以從水面一把將獵物抓起來。

以捕魚技巧計,香港有一種猛禽比白腹海鵰更勝一籌,叫做魚鷹,可以潛到水裏更深的地方去捕捉獵物。魚鷹比較喜歡在新界西區的海岸出沒,常見於近米埔沼澤附近的后海灣地區。

第三種擅於捕魚的猛禽是褐漁鴞,其體型非常龐大,常於西貢區出沒,喜歡聚集於河口。基於土地發展的關係,褐漁鴞的棲息地差不多都已經消失。

林地居民

香港林地茂密,讓多種在林地棲息的猛禽如鷹和鴞等,都可以安居其中,常見的品種包括鳳頭蒼鷹和領角鴞。

 

鳳頭蒼鷹曾在香港消失數十年,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才再被發現,而且數目增長很快,不久便成為了本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猛禽,多在港島和新界的林地出沒。作為掠食動物的一種,領角鴞不但力量充沛,而且充滿膽色,甚至敢於捕獵體型和自己一樣大的獵物。另外,牠們生性乖僻,甚少出沒,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棲息的林地裏活動。

 

領角鴞是一種體型細小的鴞,遍佈全港各處,無論是森林或是市區的公園,只要有合適的林地,便可見其蹤影。在晚上,牠們每隔10秒至15秒便會發出一次輕輕的、聽來有點淒涼的叫聲,且會持續一整夜。

后海灣飛鷹

由米埔沼澤沿著邊境一直延伸到羅湖的后海灣附近地區,是香港猛禽出沒的熱點,在這裏你可以觀賞到鳥鵰的姿采、白肩鵰的壯麗,以及無比巨大的禿鷲當禿鷲站起來時,高度差不多有一米,展翅時兩翼翼尖之間的距離更可達三米。這三種巨鳥都會在冬天前來香港棲息,其中約有10多隻鳥鵰和白肩鵰會於每年10月至4月期間來到,另外每隔數年會有數隻禿鷲飛來。

浪跡天涯的候鳥

香港是部分猛禽遷徙時的其中一站,牠們會在這裏停留休息,之後才繼續牠們的旅程。這讓我們有機會看到一些引人入勝的品種,包括赤腹鷹、灰臉鵟鷹、紅角鴞及鷹鴞。冬天時這些候鳥全部都會棲息於香港南部,到夏天則在北部。牠們可於任何地方出沒,有時候更可見到為數逾百隻的龐大候鳥群在上空飛過。

保育

由此可見,香港是多種猛禽品種的棲息地,在這裡牠們都生活得非常安好,然而我們也不能忘記那些正慢慢失去家園的品種,要盡力保護香港僅餘下來的野生動物棲息地。

香港的哺乳動物

香港本地野生哺乳動物種類非常多,包括體型稍大的野豬及麂鹿,亦有小豹貓、果子狸及不同的蝙蝠品種等,甚至珍稀的食蟻專家穿山甲亦有,牠們的體型、習性及特徵各有不同,可謂無奇不有。

以下是部分香港野生哺乳動物。

本港唯一的松鼠家族 — 赤腹松鼠

赤腹松鼠是香港隨處可見的動物,但原來牠們並非原生於香港,相信牠們之所以來到香港,是因為祖先曾被人當寵物飼養,後來逃脫或被人放生,再在野外進行繁衍。赤腹松鼠頭部細小,身長只有17厘米至21厘米,所以最明顯的特徵反而是那毛茸茸的長尾巴。赤腹松鼠背上的毛是棕色的,腹部的毛則由啡黃色至橙色不等。赤腹松鼠的食物種類多元化,吃甚麼視乎當季有甚麼植物的葉、花、果實、種籽、堅果比較多。在洋紫荊盛開的季節(11月至3月),不妨停下來看看牠們在樹上嚼食花朵的神態啊!

由於赤腹松鼠是在日間活動的,所以在公園及遊樂場都很容易見到牠們的蹤影。不過,牠們喜歡在寧靜而且隱蔽的地方休息,所以入夜後便難以找到牠們。而即使赤腹松鼠並非香港原生動物,但也受到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香港法例第170章) 所保護。

滿身鳞甲的食蟻專家——穿山甲

穿山甲是哺乳動物,全身長滿互相交疊的灰棕色鳞甲,頭部尖細,軀幹長36.5厘米至49.5厘米不等,而尾巴則長40厘米。牠們外形奇特,並會將身體捲成球狀來自衛。

穿山甲是一種獨居的夜行動物,多棲息於森林地面、長滿草的山邊或潮濕的林地上,很少遠離自己的家園。穿山甲的嘴部長而敏銳,用來尋找白蟻和螞蟻為食糧,此外牠長而強壯的四肢及尖銳的腳爪,能確保覓食萬無一失。穿山甲沒有牙齒,而是靠特別長並充滿黏性的舌頭來捕食獵物。

穿山甲在香港是受法例保護的,然而在內地卻被獵殺作為野味食用,其鳞甲亦被視為有中藥用途。

會「吠」的鹿——赤麂

當你在森林聽見狗吠聲,便有可能是有赤麂在附近,因為此種身長90厘米至110厘米、體型較其表親黃麖稍大一點的小型鹿,叫聲正好和狗吠聲一樣。赤麂有凸出來的長犬齒,雄麂的頭頂更長有粗角。赤麂是素食者,愛吃葉、嫩枝和多種不同的果實。

如想一睹赤麂的風采,可在有霧的傍晚到森林或灌木林區碰碰運氣。除了繁殖季節外,赤麂一般喜歡獨來獨往,且有領土概念,會躲於茂密的灌木及樹叢作掩護以避開野狗、緬甸蟒蛇以及人類的威脅。赤麂會用眼底下的眼腺分泌塗於草或樹枝上,以區劃自己的領土。在香港,赤麂是一種受保護的動物。

不可或缺的「清道夫」——野豬

香港最大型的野生動物就是頭大大、身長可達兩米的野豬。雄豬長有發達的獠牙,喜愛獨行,而雌豬則會與幼豬成群出沒。幼豬的軀幹長有深淺啡色相間的長條紋,但這種具保護性的斑紋會隨着成長而逐漸褪掉。

野豬最常見於大嶼山、西貢、沙頭角及船灣淡水湖北面。牠們是夜行動物,會於清早或黃昏時分,到樹林、草地以至鄰近農田覓食。

野豬是雜食動物,喜愛吃根、葉、草、蔬菜、蛋、蚯蚓、蝸牛、昆蟲和小動物,甚至連動物屍體的腐肉也不會放過,而且吃得非常嘈吵!覓食時野豬會把泥土翻鬆,能促進植物生長,只是野豬並不知道自己為環境出了一分力。

由於野豬甚麼都吃,因此農夫不得不裝上電子圍欄,以防止牠們破壞農作物。在香港,野豬並不受法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