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和照顧貓隻
全賴「貓隻領域護理計劃」及持續上升的絶育貓隻數量,令過去幾年間人道毀滅貓隻的數字大幅下降,然而,仍有很多可愛的貓隻正等待著一個家。
來到愛協尋家的貓隻,有些是被主人棄養,有些則是「貓隻領域護理計劃」義工帶來的街貓,亦有些是被督察或公眾拯救回來的貓隻。
大多數貓貓都非常適合室內生活,不少人都認為牠們比狗隻更容易照顧和打理,但貓隻仍有很多短期及終身需要,包括基本每日照顧和玩耍時間,不能輕視。
貓隻的壽命可長達20年,所以在飼養之前,要確保自己能在寵物有生之年,好好照顧牠們每一方面的需要。
飼養寵物需要整個家庭的支持,否則當人生面對重大改變時,寵物便很易成為犧牲品,例如當有家庭成員懷孕,或者要迎接新生嬰兒時,許多主人會屈服於家庭壓力下,沒有嘗試製造人寵共融的環境,便把愛貓帶來愛協棄養。
如有家庭成員對貓敏感,那一定先要與他們商討如何控制過敏症,待雙方有共識後才決定養貓。
最後,你的住所是否准許住客養貓呢?如果你住在2樓或以上,窗戶又是常開的,請記得要安裝結實的窗網或窗花,讓你的貓貓安全留在室內。愛協檢核部的督察經常接到求助去拯救困在窗台的貓隻,也遇過很多「飛天貓」事件,即貓隻意外跌出窗外死
下載我們的「迎接新貓兒」小冊子
貓比狗或許更易打理,但牠們仍有自己獨特的需要,要主人好好照顧才可確保牠們的健康,安全快樂地生活。
所有動物都有長遠需要,包括貓隻:
- 絕育:年滿六個月的貓隻就應接受絕育手術。未曾絕育的貓隻會因求偶而做出擾人的行為,包括「叫春」及為爭奪地盤而撒尿等,影響家人和鄰居的生活。牠們也會試圖出走去尋找伴侶,令主人擔心不已。很多主人因沒有為貓隻絕育,結果在貓隻生了一窩小貓後,深感力不從心,而把小貓帶來愛協棄養。請馬上請教你的獸醫,盡快為愛貓安排絕育手術!
- 防疫注射:由於貓瘟等的貓疾病容易傳染,貓隻應該在八週大時接受FVRCP(貓科病毒性鼻氣管炎/卡路里西病毒/泛白血球減少症)防疫注射,並在12週大和往後每年接受加強劑注射。請參閱連結,了解更多有關FVRCP的資料。
- 預防性健康醫學:如果貓兒經常外出玩耍,就更加要接受預防性健康醫療。請按此了解更多有關預防跳蚤、牛蜱和杜蟲的資料。
- 長期醫療費用:當愛貓年事漸長時,可能會患上不同的疾病,涉及相當高的醫療費用。純種貓亦有較大機會患上某些特定疾病,需要長期的醫療照顧。從遺傳學的角度看,非純種貓的基因經混種後一般會較強壯,長遠來說較健康。
領養成貓
很多人對成貓有誤解,覺得牠們不像較年幼的動物那樣可愛和容易訓練,所以在領養中心的成貓往往要等待較長時間才能找到主人。其實,成年的寵物正正是因為年紀較大、較成熟、也較容易照顧,而成為人類的理想伴侶。很多成貓曾經歷過家庭生活,所以比幼貓更親近人,同樣深愛牠的主人。
領養成貓的好處:
- 體型不會再長大
- 性情穩定
- 健康問題應已顯露出來
- 不如幼犬般精力充沛
- 集中力較長,容易受訓,很多已懂得在家適當位置如廁
- 已經絕育:大大減少、甚至不再出現擾人的行為
所以成貓特別適合首次當主人,或正尋找性情較溫及穩定的寵物的領養者。
領養幼貓
八星期大的幼貓接受了疫苗注射後,便會被安排到領養部尋家,其中有些可能是來自愛協的「暫養父母計劃」。
幼貓需要特別照顧,所以一個理想的幼貓領養者最好具備以下條件:
- 有培育幼貓成長的經驗。
- 不會長時間將寵物獨留家中,在幼貓的成長階段裡,密切留意幼貓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年幼的動物不但經常需要餵飼,而且主人也要留意幼貓有否患病的跡象,胃口是否欠佳,當然也要觀察牠們有沒有行為問題!
- 有耐性,對各種「意外」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因為幼貓會在不應該如廁的地方便溺,這是所有年幼動物(包括人類!)必經的學習過程。
- 能提供安全的環境:年幼的動物非常愛玩,家裡所有縫隙無處不達。因此,一個安全的環境對牠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牠們會嘗試以牙齒探索周遭世界、例如咬破或抓爛傢俬、玩樂、挖掘及抓爬等,都可能會造成「意外」。
- 會替寵物絕育。
有特殊需要的貓隻,在健康或行為上要特別照顧,但是牠們仍然值得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如果你想要探訪領養中心內有特殊需要的貓隻,請告知領養部職員。
有特別需要的例子包括:
- 害羞的貓隻需要更多社交經驗才敢接觸這個世界;或過於好動和愛玩的貓隻,需要有足夠精力的主人陪伴
- 剛從手術中康復過來,或有長期病患的貓隻,如某些品種有天生缺陷或傷患等
無論貓隻有何需要,也是很好的寵物。
成立領養中心的目的就是希望於兩星期之內為最多的動物找到新主人,任何動物於領養中心要住多過兩個月便可稱之為長期居留者。
長居愛協的貓隻很多時來到愛協時已經是成貓,牠們可能是被棄養,又或者原先是街貓,性情友善,由督察、公眾或「貓隻領域護理計畫」的義工帶回來協會。
如果你想給成貓一個家,請向職員查詢長居愛協的貓隻,你領養的決定,會改變牠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