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的益處和所遇挑戰

計劃的益處和所遇挑戰

大部分關於街貓的投訴,都是因牠們發情時「叫春」及打鬥造成噪音,以及四處噴尿等沾污環境的行為。「貓隻領域護理計劃」就能一一解決這些問題,而貓群、社區和我們的生活環境都能同時受益:

  • 已絕育的貓隻會較少鳴叫、遊蕩和噴尿。
  • 已絕育的貓隻不會生育,因此,從前所見街頭上飽受惡疾纏繞、生活苦不堪言的小貓,將會成為過去。
  • 一個貓隻領域內的貓隻如果已經絕育,貓隻數量會先穩定下來,繼而慢慢減少。
  • 已絕育的貓隻一般較為健康,並已接受狂犬病防疫注射。
  • 貓隻數量下降,少了因求偶時期出現的滋擾行為,令環境得到改善,而相關投訴亦會減少。
  • 減少貓隻被人道毀滅。
  • 已絕育的街貓會繼續捕捉老鼠。

貓隻領域護理計劃」所遇到的主要挑戰

「貓隻領域護理計劃」提倡「捕捉、絕育、放回」,並由我們的義務護理員專責照顧,務求令一個固定區域內的貓隻完全停止繁殖,將街上貓隻的數量降至可控制程度。

「貓隻領域護理計劃」並不是一個貓隻餵飼計劃,而是一個透過絕育從而減少街貓數量的計劃。

不少善心人都喜歡餵飼街貓,但這會影響我們計劃的成效,令貓群數量不跌反升。

這些好心的餵貓人士可能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影響了現有的貓隻領域。剩餘的食物不但引來害蟲,帶來衛生問題,不知情的居民更會將這些問題歸咎於街貓,而非不負責任的餵貓人士。

當居民要求政府將街貓捉走時,首當其衝的必然是較溫馴和已絕育的貓隻,剩下較難捕捉、未經絕育的貓隻,便會繼續繁殖下去。

在公園和其他遊樂場地範圍內餵飼貓隻,其實是違反了《遊樂場地規例》第132B章,違例者可被罰款港幣2,000元判監14日。除了這條特定規例以外,在任何地方餵貓而未有清理,亦有機會違反香港法例,亂拋垃圾的定額罰款為港幣1,500元 (罰款於2023年第四季將增至港幣3,000元)。

有主人的貓四處遊蕩

有店主在日間把貓隻留在室內,但晚上便放牠們外出四處遊蕩。這些未經絕育的貓隻與街貓交配,不但使區內的貓隻數量不斷上升,更於晚上造成噪音滋擾及衛生問題,影響居民生活。

做一個負責任的主人,替自己的貓隻絕育,並為牠佩戴有名牌的貓帶,同時不要隨便讓貓隻在街上遊蕩,以免牠們遇上交通意外或被狗隻襲擊。

「貓隻領域計劃」其中一個經常要面對的挑戰,就是要於領域裡處理被遺棄的寵物貓隻,包括沒人要的幼貓、未經絕育的貓隻或因主人遷居而被遺下的貓隻。

這對我們的義務護理員及貓隻領域本身都帶來不少挑戰,因為義務護理員一旦發現領域裡有新貓,就要設法辨出牠們到底是街貓,抑或是不幸被遺棄的寵物貓,因為新的街貓要被捕捉去絕育,而被遺棄的寵物貓就要被安排領養。

寵物貓一旦被遺棄於街頭就很難生存,日子過得十分淒涼,因牠們習慣在家中有主人滿足所有生活所需,所以根本沒有街貓那種求生能力。

被遺棄的寵物貓不但要承受交通意外的威脅,也容易受到狗隻的襲擊。牠們未必能馬上融入貓隻領域裡那複雜的階級制度,所以很可能會受其他貓隻欺負和襲擊。

有別於寵物狗,現時法例並沒要求寵物貓領牌和植入晶片,以致人們難以辨別被遺棄的寵物貓、放養的貓隻和流浪街貓。現時所有經「貓隻領域計劃」和愛協領養部處理的貓隻,均已植入晶片,以茲識別。如果你發現有貓隻走失,可以致電愛協動物接收處2232 5553尋求協助。

社區人士的諒解與合作是「貓隻領域護理計劃」能成功推行的主因,由於貓隻數量不會一夜之間下跌,大眾對計劃必需要有耐性,同時相信計劃是控制街貓數量最人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