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金錢癬
金錢癬為一系列的皮膚真菌(小孢癬菌屬Microsporum spp. 及鬚毛癬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感染的統稱。此症常見於老幼、患病或免疫功能衰弱的動物。金錢癬可經由環境或直接接觸致病的孢子感染皮膚。特別需要留意的是金錢癬可以傳染人類,如動物一樣,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愛滋病毒感染者、正接受化療的病者及情緒受壓者的感染風險較高。一般而言,當動物獲診斷患有金錢癬之時若你未有任何病徵的話,你患病風險並不高。
金錢癬的常見病徵為毛髮脆弱或折斷、毛髮出現部份或班狀脫落、皮膚出現碎屑及硬皮、毛囊腫漲或破裂、動物甚至出現自殘行為。部份種類的金錢癬會於紫外光下發出螢光,另外一些種類則不會,故此要確立診斷的話獸醫需要拔取毛髮或掃刷皮膚以獲取樣本種菌,一般需時十至十二日。
治療視乎個案而定,可包括口服抗真菌藥、外用藥膏及藥性洗髮水。治療時間為最少一至兩個月,以確保皮膚和毛髮免於致病真菌。另外主人應勤清理居住環境,因為真菌孢子生命力強,能夠存活在周遭一段頗長時間。重點清潔甚至消毒的地方包括傢俬和地板表面、寵物的牀舖、地毯、寵子及貓砂盆。另外主人應以高溫蒸氣清潔地毯。可能的話主人應限制患金錢癬的動物在一個房間活動以減少受污染範圍。
如需更多關於金錢癬資訊,請按此下載資料單張。
![]() |
![]() |
金錢癬真菌於培養基上生長。培養基轉為紅色代表長有金錢癬真菌。 |
疥癬
疥癬乃由疥蟎蟲感染引致的皮膚疾病,其傳染能力極強。疥蟎蟲寄居皮膚之中,並在表面產卵。受感染的犬隻會感到異常痕癢因而舔噬身體及腳部、把抓頭部,造成創傷、毛髮脫落、皮膚發炎及碎屑。患處多位於耳殼端、手肘及腳踝(間中出現在胸腹位置)。疥蟎蟲並不能用肉眼觀察得到,故此獸醫需刮取皮膚表面組織於顯微鏡下檢查從而作出診斷。
疥蟎蟲多居於皮膚表面,因此較易殺死。藥物如Revolution滴劑能有效去除疥蟎蟲。一如其他皮膚病,獸醫必須同時治療繼發性細菌或真菌感染。另外如果動物非常痕癢,獸醫可能需要處方一個短療程的皮質類固醇。主人亦應多清潔動物的牀舖、毛毯、毛刷等用品,因蟎蟲能在環境生存一段時間。
如需更多關於疥癬資訊,請按此下載資料單張。
![]() |
![]() 相片來源: Jack Merridew |
刮皮樣本放大40倍下可見的疥蟎蟲。 |
感染疥癬的狗隻。 |
毛囊蟲症
此症由蟎蟲(犬蠕形蟎Demodex canis,俗稱毛囊蟲)引致。跟疥蟎蟲不同,毛囊蟲居住在皮膚深處的毛囊裏。受感染的犬隻常出現眼球附近、面部及前肢毛髮脫落,部份個案的脫毛情況可遍佈全身。此症由直接接觸傳播。幼犬一般於出生後第二、三日被母犬感染。成犬之間一般不會互相傳染,但其實很多犬隻身上均有少量毛囊蟲而沒有發病。
獸醫需要刮取深層的皮膚組織於顯微鏡下檢查以作診斷。目前有幾種藥物能治療毛囊蟲感染,但療程一般較長,獸醫一般會以最少連續兩個月的刮皮檢查均為陰性作標準,從而決定能否停止治療。然而不幸地,部份犬隻治療後仍有機會復發,一些犬種如沙皮狗、都柏文犬和其他短毛品種通常較難治理。由於此症主要經母嬰傳播,故患病犬隻應接受十絕育手育。
如需更多關於毛囊蟲症的資訊,請按此下載資料單張。
![]() |
![]() |
刮皮樣本放大100倍下可見的犬蠕形蟎蟲。 | 感染毛囊蟲症的狗隻。 |
耳蟎蟲症
耳蟎蟲Octdectes cyanotis的感染多見於年幼貓犬(但任何年齡的貓狗均可患病)。病徵為深色的蠟質耳垢,患病動物亦會感到耳朵極為痕癢,因而晃動頭部及搔抓耳朵。病情嚴重者耳道可被「咖啡渣」似的耳垢完全堵塞。耳蟎蟲並不能靠肉眼觀察,但可藉檢耳鏡或顯微鏡檢查耳垢作診斷。
治療耳蟎蟲需要勤洗耳道清除耳垢,並每日使用獸醫處方之耳藥水或隔兩週使用Revolution滴劑以殺死耳蟎蟲。完成療程後主人務必帶動物覆診檢查耳道,因為過早停止治療可導致復發。
如需更多關於耳蟎蟲症的資訊,請按此下載資料單張。
相片來源: Joel Mills |
![]() |
顯微鏡放大100倍的耳蟎蟲。 |
定時為狗隻洗耳是治療耳蟎蟲感染的重要一步。 |
要擊退痕癢不適,請即諮詢你的獸醫! |
敏感主要可引起皮膚痕癢及發炎。寵物的毛髮可能脫落(或被咬斷)導致身體部份禿髮,其披毛則常出現痂塊、油脂、硬皮、乾燥或皮屑。敏感性皮膚亦較易受繼發性細菌或/及酵母菌感染。耳道內的皮膚與一般皮膚一樣常受敏感影響,因此過敏性皮膚病常引起外耳炎(耳朵發炎及受感染)。
皮膚過敏症主要有三種:
不幸地,這些問題並不能簡單地解決。診斷需要透過系統和邏輯,一步一步抽絲剝繭去找出致敏源。另外在調査致敏前,獸醫先要治療其他致病原因如蟎蟲、真菌、細菌感染及賀爾蒙或行為問題等毛病。
![]() |
![]() |
![]() |
![]() |
少量跳蚤一般不會導致寵物出現明顯徵狀。然而若寵物持續受跳蚤的唾液刺激,便有可能出現過敏情況。動物受大量跳蚤侵擾可導致騷癢、憂鬱、毛髮脫落及皮膚感染。有別於蟎蟲,跳蚤能用肉眼看到,將其黑色粉狀的糞便置於濕紙上會化成紅點。
蚤咬過敏之典型病徵是嚴重痕癢、沿背部的毛髪脫落及皮膚出現硬皮。隨優良的防蚤產品如Frontline噴劑/滴劑及Advantix滴劑愈來愈普及,已愈來愈少動物出現蚤咬過敏的情況。然而目前市面很多不同類型的防蟲產品,主人宜先詢問獸醫意見,從而找出最適合你動物的產品。
如需更多關於蚤咬過敏的資訊,請按此下載資料單張。
![]() 相片來源: CDC |
![]() 相片來源: Dr Michael W. Dryden 受蚤咬過敏影響的狗隻。 |
不同種類的食物都能引起食物敏感,例如牛肉、雞肉、粟米、牛奶、奶製品、蛋、魚肉、餅乾、羊肉、豬肉、意粉、米飯等,不勝枚舉!食物敏感可出現於不同種類、年齡的動物,導致敏感的食物則通常是動物長期食用的糧食。此症多出現於較年幼的犬隻(六個月以下)或四至五歲以上的貓隻。身體各部位均可出現痕癢及發炎,然而最常受影響的地方是頭部、耳朵及臀部。少部份個案動物或會出現嘔吐或腹瀉。有效診斷食物敏感的唯一方法是透過食物測試,餵飼低致敏度的食糧最少八週再觀察病徵有否減退。低致敏度食糧是經特別配方的食糧,藉避免使用常用的食物材料減低致敏的風險。製造商通常選擇動物之前較少機會接觸的蛋白質作材料,如鴨肉或水解蛋白質。一般來說動物於四至六週後會逐漸見效,並在十至十二週達最佳成效。食物測試後主人可嘗試逐步給予先前的糧食和小食,觀察痕癢和皮膚問題會否復發,主人便能藉此判斷哪一種食物引發敏感。這種測試需要主人的耐性,但能藉此追溯到敏感的根源並主動避免動物接觸。
![]() |
專為控制食物敏感而設計的處方食糧。 |
環境方面如何有關?讓我們嘗試列舉-雜草、花朵、樹木、草籽、霉菌、塵蟎、人類的皮屑等等⋯⋯環境因素導致的皮膚病稱為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此症常於動物一至三歲左右開始發病。異位性皮膚炎與遺傳基因有關,故此個別品種如芝娃娃、約瑟爹利、西施、金毛尋回犬、拉布拉多、老虎狗、西高部白爹利、史納莎等特別容易患病。致敏源由皮膚直接吸收,故此動物在任何時候均會受到影響。患病早期動物只會感到痕癢,尤其是前腳位置,慢慢地進展至耳部、腋窩及腹股溝位置發炎(背部較少受影響)。
最能有效診斷出動物對哪種環境物質過敏的方法是皮內皮膚測試(Intra-dermal Skin Testing)。獸醫可按測試結果配方過敏物質的「疫苗」,藉以逐步為動物脫敏(稱為「免疫治療」)。有些動物在開始注射「疫苗」後三至四個月慢慢見效,有些則需長達一年的時間。免疫治療是唯一能夠治癒異位性皮膚炎的方法,但此療法需要主人極大的耐性,因為主人需要每天親自為動物注射「疫苗」。其他治療方法則是藉減低免疫反應控制病情,如使用抗組織胺、皮質類固醇、環孢素等。最近市面上有一些新藥物和處方食糧,雖然未能治癒此症,但能改善徵狀和改善生活質素。
如需更多關於免疫治療的資訊,請按此下載資料單張。
![]() 相片來源: JJ Harrison 鬱金香花蕊上的花粉粒。 |
要擊退痕癢不適,請即諮詢你的獸醫! |
最後不能不提的是賀爾蒙問題導致的皮膚疾病。最常見的是腎上腺皮質激素亢進症(庫欣氏綜合徵)及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兩者均常出現於年老的犬隻。獸醫通常會以臨床病徵及血液測試診斷賀爾蒙問題,並透過藥物調節體內的賀爾蒙水平。
如需更多關於庫欣氏綜合徵的資訊,請按此下載資料單張。
要擊退痕癢不適,請即諮詢你的獸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