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分之一的狗隻之所以被棄養到愛護動物協會,是因為狗主並沒有認真考慮清楚將來居所的限制會對其狗隻造成怎樣的影響。有些狗主的新居原來會在幾年後禁止飼養狗隻,這令他們陷入應該遷居還是棄養狗隻的兩難局面之中。遺憾的是,這往往都使狗隻成為了最終的犧牲品。
與此同時,有很多人非常不負責任,即使非常清楚所居住的大廈並不容許飼養狗隻,但仍然固執而行。當大廈管業處或房屋機構收到有人飼養狗隻的投訴,這些狗主便要在棄養或遷走之間作出抉擇。在許多情況下,被「逼遷」的都是他們所飼養的狗隻。如果狗主無法為狗隻找到新的家庭,他們便會因為有其他事情要優先考慮而改變看法,最終將曾經「心愛」的寵物送到漁護署、愛護動物協會或其他已經非常擠迫的動物收容所,在最壞的情況下,甚至是隨意遺棄在街上或郊野公園內。
許多「將狗隻遺棄」於動物救援機構的狗主,都會得意洋洋地說他們是將狗隻「捐出」,而且無法明白為何他們的慷慨捐贈會不被感激!
根據2010年對狗主和貓主進行的普查顯示,香港有接近10%的狗主居住於公共租住房屋內,另有20%居住於資助租住房屋內。由此估計,目前有超過3萬隻狗正面臨被遺棄、棄養或送走的風險。
養狗不但是一個長期的承諾,還需要你每天都投入精神和時間。因此,你必須仔細考慮寵物的壽命長短能否配合你的人生計劃。如果你有可能申請到公共房屋,或將來有可能遷入不准養狗的居所,請你以負責任的態度考慮清楚:你的狗隻將不可遷入你的新居,換言之你將不能繼續養牠。請問你將會怎樣做?
許多寵物主人在遷居時都會帶同他們的寵物搬走,也有許多寵物主人會帶同他們的狗隻一起遷離香港。這絕對是可行的事,雖然要多花費些精力和金錢,但作為你家庭的一分子,牠是絕對值得你這麼做的。
如果你沒有帶同寵物遷居的心理準備,或有計劃遷至不容許飼養寵物的地方,請你千萬不要開始飼養寵物!
有些飼主低估了狗隻的實際需要,或照料好寵物所需的時間和責任。當新鮮感不再時,他們或許便不想繼續把狗隻養下去。
有些狗隻之所以被棄養,是因為原來飼養牠的家庭成員離世,而其餘的成員沒有能力擔起照顧的責任。另外,或許狗主生活負擔有所增加,有其他事情要優先考慮,因此無法再如從前一樣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寵物身上,逼於無奈要把狗兒棄養。
狗是群居的動物,既需要仔細照顧日常所需,亦需要有足夠的溝通時間。當狗主不再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照顧,狗隻的生活便會受到影響,例如減少梳理毛髮和洗澡、減少出外走動、有可能長時間被置於籠中或綑綁、雖然生病卻未被發現等。這種疏忽會對你的狗隻造成健康上和行為上的問題。
一個常見的棄養原因是狗隻出現行為問題,例如有攻擊行為、會狂吠、有分離焦慮症等。狗隻的不良行為通常是狗主縱容牠養成壞習慣的結果。當狗隻出現行為問題時,狗主需要認清癥結,對症下藥。行為問題是可以避免或控制的。
如欲就你的狗隻行為尋求建議,請致電協會的狗隻行為及訓練熱線:
2232 5567 或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假如貓隻未曾接受絕育手術,貓隻的主人便很容易被淹沒於這些未結紮的貓隻所生的幼貓之中。不難想像,被棄養的貓隻通常都是未曾絕育的。
如果貓主替貓隻絕育,便不會有那麼多的貓隻遭受到被棄養的厄運了。
第二常見的原因是貓主沒有帶同貓隻一同遷離香港。由於貓隻的壽命可長達20年,不少貓隻都會隨同主人一同遷居,甚至遷離香港。這絕對是做得到的事,雖然要多花費些精力和金錢,但作為你家庭的一份、子,牠是值得你這麼做的。
無論你要領養或購買的是何種動物,如果你不打算在有需要時帶同寵物遷離香港,卻仍然堅持領養或購買,那麼你的行為便是非常不當和不負責任。
協會獸醫護士Cherry在懷孕時,與她的貓兒合照。許多家庭在有家庭成員懷孕或有嬰兒誔生時,便會選擇棄養他們的貓兒,即使許多人在撫養嬰兒和小孩時也會同時養貓,而且沒有任何問題出現。
許多準媽媽會擔心弓漿蟲,因為這種寄生蟲會對懷孕婦女構成威脅;如果在懷孕期內受感染,更可能導致嬰兒出現問題。如果有弓漿蟲寄生於貓隻體內,便可能通過貓糞內的蟲卵傳到人身上。不過,通過貓隻感染到弓漿蟲的風險其實遠低於其他感染源頭,例如進食未煮熟的肉類甚至生肉,或在處理未煮的蔬菜後沒有徹底洗手等。許多研究均指出,養貓和感染到弓漿蟲是沒有關係的。
協會有不少職員在懷孕期間都曾經處理或照顧過貓隻,並沒有出現過與弓漿蟲有關的問題。
在婦女懷孕期間,清潔貓砂盤的工作可交給丈夫或其他家庭成員負責,因為由他人擔當換砂工作是避免接觸貓糞的最佳方法。在換砂時,負責的家庭成員應帶上手套,換砂後也要徹底洗淨雙手。此外,接觸貓隻後要洗淨雙手,並盡量把貓隻留在室內以免被其他貓隻感染。
如果你擔心弓漿蟲的問題,或如果你正在懷孕或計劃懷孕,便應與你的獸醫和你的醫生商討。
有些家庭成員或會擔心家中的寵物會對小孩的健康造成影響,但這通常是缺乏事實根據的。
最新研究發現,小童(尤其是5歲之前)在有寵物的環境中成長,將有助強化其免疫系統。
每年有接近500隻兔子、天竺鼠、龍貓和倉鼠被主人棄養到愛護動物協會,其中倉鼠的數目超過一半。
雖然天竺鼠、兔子和龍貓可以進行絕育手術,但部分飼主仍選擇不替牠們絕育,結果是生育後,不但數目倍增,而且出現因為要交配而攻擊同類等行為問題;此外,由於未結紮或未絕育,牠們也有潛在的健康問題。
尤其是倉鼠,繁殖能非常驚人,每隻雌性倉鼠在一年內竟可繁殖超過50隻幼倉鼠!但由於倉鼠天生是獨居的動物,所以只飼養一隻也不會有問題。相反,如果飼養多於一隻倉鼠,不但帶來繁殖的問題(即使你誤以為買了兩隻相同性別的倉鼠也好,但寵物店經常弄錯倉鼠的性別),還會打架。倉鼠可以變得甚具攻擊性,甚至會殺死同籠的「籠友」。
一個高效濾網(HEPA)空氣淨化過濾器能幫助舒緩過敏症過敏症是棄養兔子和天竺鼠的主要原因。寵物過敏通常是由動物唾液、皮膚腺體和尿道/生殖道中的一種特殊蛋白質所引致的,而這些體液一般會經由動物自行整理毛髮時或自然脫毛時,殘留在家具上。各樣物種引發的致敏原也不相同,而要多少致敏原才足以引發過敏症也是因動物而異。因此,有些人會對某些種類的貓隻敏感,但對其他貓隻卻不會出現問題!
在出現敏感反應時,請不要立即將責任歸咎於寵物身上。事實上,導致過敏的致敏原有很多,包括塵蟎、糞便、存在於環境中的花粉,甚至你家中的任何其他物品。
要確認個別過敏症的致敏原,應請教醫生,以及向醫生、獸醫尋求其他控制的方法。部分寵物主人控制敏感徵狀的方法包括:使用高效濾網(HEPA)空氣淨化過濾器,特設一個寵物不能進入的房間,或請其他沒有寵物敏感的家庭成員負責替寵物美容或洗澡。
許多人都聲稱沒有時間照顧他們飼養的小動物。
接近20%飼養兔子的人和超過40%飼養龍貓的人都認為,照顧這些動物太花時間了。
許多人都認為,對於兒童來說,小動物比較容易飼養。但現實是,當新鮮感消失後,他們可能會對這些動物失去興趣,導致動物被送走。
請謹記,兔子、天竺鼠和龍貓的壽命都比較長,其中兔子和天竺鼠可生存10年,而龍貓更可生存15年,差不多和貓狗的壽命一樣長。這些動物需要特別的食糧,而且雖然不像狗隻那樣需要到戶外走動,但亦需要有空間可以伸展和活動。
長期受苦:身體發育畸形、營養不良的變色龍 爬蟲類動物如龜類、蛇和蜥蝪等,往往因為飼主缺乏知識、資源和適當照顧牠們的能力,而導致福利和健康狀況受到威脅。然而,飼養外來爬蟲的風氣卻越來越流行。
那些被放生到香港自然地區的外來爬蟲更會成為香港土生爬蟲的威脅,因為牠們既要覓食,又要搶佔棲息之地,造成競爭,甚至會帶來疾病和寄生蟲而危害本地爬蟲。
在大部份情況下, 被遺棄或被棄養到愛護動物協會的爬蟲類,健康狀況都非常惡劣,顯示因為主人的長期疏忽或無知,導致牠們長期受苦。
除了欠缺足夠知識外,棄養貓、狗、小動物的原因,同樣適用在爬蟲類身上:
由於飲食長期不正確,這隻巴西龜的龜殼嚴重畸形與貓狗不一樣,爬蟲類長成後,可以是幼年時期體積的幾十倍。
在寵物店購買的巴西龜一般為幼龜,可能只有兩吋長,重約50克。但是,牠們會長大至12吋長,重達2公斤。
那就是說,你一開始在寵物店買的龜缸,很快就會容納不了快速長大的巴西龜。主人一開始只是花約港幣20元,但是隨著龜隻長大,花費越來越多,夠大的龜缸、適當的飲食、適當的燈光和濾水器,可能需要數千元。簡單來說,主人在購買龜隻前沒有做好資料搜集,忽略龜隻本身的長壽,又不願意給予牠日漸增加的需要及支出。
我們再一次強調,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爬蟲類的壽命可以是貓、狗的兩倍,甚至三倍。在香港,幾年搬一次家是等閒事,但有些主人會發現,新居沒有空間容納寵物,或者純粹是不想在新居裡再養寵物。
帶著爬蟲類寵物越洋搬家,要比帶著貓、狗等來得複雜。你或會需要申請特別許可證才可在搬去另一個國家,才可將寵物合法帶入境。就算程序上是可行,很多主人會嫌手續麻煩,繼而選擇棄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