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葛無良繁殖

面對香港政府修改和加強寵物買賣法例的建議,愛護動物協會在2013年7月15日正式發起名為「杯葛無良繁殖」的運動,旨在教育公眾,使他們了解無良繁殖對狗隻是多麼殘忍。

面對香港政府修改和加強寵物買賣法例的建議,愛護動物協會在2013年7月15日正式發起名為「杯葛無良繁殖」的運動,旨在教育公眾,使他們了解無良繁殖對狗隻是多麼殘忍。運動要求加強法例,並收集公眾簽名,準備於2013年年底交予政府,表達訴求。

愛護動物協會相信,新法例有4點必須要顧及到:

應為大型繁殖商設立繁殖狗隻上限
視察小狗出生和長大的地方,應該是買家的基本權利和責任。這樣,買家才可以確定小狗是來自讓一個母犬和幼犬都身心健康的環境。一個負責任的繁殖者,應該歡迎買家視察環境,並且會希望了解他是否適合飼養小狗。

母犬在生育每胎之間應有足夠時間休息
現行建議訂出,母犬最多可於兩年內產下三胎幼犬。愛護動協會促請政府將懷孕頻率限制為每年一胎,這樣,母犬在生育每胎幼犬之間,便可有最少六個月時間修養生息,恢復元氣。

所有繁殖用狗隻和幼犬都應有基本的活動權利
狗隻天性好動,而且是愛與人親近的動物,需要每天運動。現時建議的從業守則,或未能保證母犬能獲得足夠的生活空間,和能夠有足夠運動。建議訂明的最少活動時間為每天一小時,即狗隻在牠們作繁殖用途的年間,每天可能有23小時會困在籠子裡。

買家應有有權利探訪繁殖者
視察小狗出生和長大的地方,應該是買家的基本權利和責任。這樣,買家才可以確定小狗是來自讓一個母犬和幼犬都身心健康的環境。一個負責任的繁殖者,應該歡迎買家視察環境,並且會希望了解他是否適合飼養小狗。

我們相信,唯有透過買家親身視察繁殖者,並在遇到任何問題時向漁護署舉報,才能停止無良繁殖,保障幼犬和母犬不受虐待。

請瀏覽我們的幼犬買賣業專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