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野生動物福利概況

香港,一個有700多萬人居住的城市,不但高樓建築傲視全球,市區人口密度也是全球最高之一,所以經常被形容是一個石屎森林。與此相反的是,許多住在這裡的人都知道,香港的郊野非常美麗,而且有非常多品種的野生動物,譬如有記錄的雀鳥品種便超過500個,從強而有力的巨鷹,到細小的、色彩繽紛的啄花鳥都有。哺乳類動物方面,香港有體形龐大的品種如野熊、赤麂等,亦有豹貓、果子狸、箭豬、多個不同品種的蝙蝠,以及稀有的食蟻獸——穿山甲等。至於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亦能茁壯成長,兩者合共有100多個品種生活在香港之中,其中包括50多種蛇如水律、緬甸蟒、眼鏡蛇等。香港亦有許多不同品種的蜥蝪,包括變色樹蜥、長尾南蜥和四線石龍子等;也有不同種類的青蛙,例如花狹口蛙,每逢夏季,大雨過後,便會此起彼落地叫過不停。此外,香港的亞熱帶氣候適合多種不同的無脊椎動物棲息,其中包括品種數以百計的蝴蝶、蛾;巨形斑絡新婦等蜘蛛;以及超過3,000個品種的植物。

野生生物的福利問題

談起野生生物,人們便會想到要保育,即保護天然的環境以及在其中居住的生物品種,但其實除了保育以外,野生生物也涉及動物福利,因為有時野生動物會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在野生環境中,動物為求生存,便需要抵受來自大自然的天然痛苦——獵食者會追捕獵物並將之殺死,但在互相爭逐資源的過程中,不少動物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來維持生命。這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理所當然的,但許多動物卻是因為人類而受苦,而且只要人類與大自然接觸得越多,情況便越嚴重。

這些與福利攸關的問題正正屬於愛護動物協會的工作範圍。我們的目標,是避免動物免受不必要的痛苦,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包括因污染事故而傷亡;動物數量/有害生物控制計劃;狩獵技巧;買賣活的野生動物;在動物園飼養及展示;以及養殖野生動物等。

「福利」與「保育」的不同之處

有一點是值得大家去了解的,就是野生生物的保育與野生生物的福利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一點很重要,而分辨兩者最容易的方法,就是野生生物保育所關注的,是牽涉到整個物種的問題,而野生生物福利只與個別動物有關。要說明兩者之間的差別,魚翅便是一個好例子——捕捉鯊魚的活動會否導致已瀕臨絕種的鯊魚最終絕種是一個保育問題,而鯊魚有時會被活活割掉魚鰭,導致鯊魚要承受不必要的痛苦,這種砍取鰭翅的方法,則屬於福利的範疇。

香港野生生物的福利問題

關於香港野生生物的福利問題,我們特別關注以下幾點:

  • 部分物種的數量管理
  • 野生生物受傷
  • 非法使用陷阱進行捕捉
  • 買賣野生生物作食物或醫藥用途
  • 將野生生物當成寵物買賣
  • 不適當地放生野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