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7 月至 9 月期間,協會接收了超過三百隻被「放生」入海裡的淡水巴西龜。
「放生」通常是一種宗教儀式。許多佛教徒和道教徒相信釋放被捕獲的動物可以讓自身得到善報和好運。
每年,世界各地的信徒為了積功德都會「放生」雀鳥及其他動物。在一些特別的節日,例如:佛誕或衛塞節,「放生」的原意是象徵被捕捉、囚禁及被折磨的生物得到解放、重獲自由。
這種自以為可以救贖動物的行為實際上不僅危害動物生命,還會威脅生態平衡。
近幾年,「放生」規模日益擴大,並經一些無良商人將之商業化。目前在香港,動物成為「放生」的犧牲品,牠們被買來後再被遺棄的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和常見。
2016年 7 月至 9 月期間,協會接收了超過三百隻被「放生」入海裡的淡水巴西龜。
於 8 月 28 日的中午,在荃灣釣魚灣正在當值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救生員和市民撥打協會熱線,指海面和沙灘上出現數百隻瀕死的巴西龜。最後拯救了共244 隻,屬爲數最多的動物數目 。有泳者表示在當天清早看到有身穿道教袍的人於海面進行法事,其後將數百隻龜放入海中。協會督察一趕到現場就開始和救生員一起與時間和海浪競賽,在幾百隻龜被沖向海裡和礁石之前將牠們救起。
許多被送到協會醫院的龜都很虛弱和脫水,更由於牠們在「放生」前被緊緊地叠在一起,因此皮膚潰爛、龜殼破裂、眼睛腫脹並受到感染。儘管有幾百隻龜獲拯救,可能有更多龜已沉沒於大海裡,慢慢地、痛苦地死去。
儘管十分困難,協會員工施展渾身解數,努力找方法來收容這幾百隻龜。我們的獸醫團隊數週來長時間工作,以確保這些動物有妥善的居所、醫療和餵食。
媒體的廣泛報道大大提高了公眾對「放生」的殘酷的認知,更有許多人申請領養被救回的巴西龜。可是這些只是「放生」產業中很少數可以得到好結局的動物。在之前的案例中,有救生員看到動物從「放生船」上被直接扔進海裡。這些殘酷的活動每天繼續在「放生」熱門地,如荃灣、屯門、北角碼頭等地進行。
2016年 7 月至 9 月期間,協會接收了超過三百隻被「放生」入海裡的淡水巴西龜。
於 8 月 28 日的中午,在荃灣釣魚灣正在當值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救生員和市民撥打協會熱線,指海面和沙灘上出現數百隻瀕死的巴西龜。最後拯救了共244 隻,屬爲數最多的動物數目 。有泳者表示在當天清早看到有身穿道教袍的人於海面進行法事,其後將數百隻龜放入海中。協會督察一趕到現場就開始和救生員一起與時間和海浪競賽,在幾百隻龜被沖向海裡和礁石之前將牠們救起。
許多被送到協會醫院的龜都很虛弱和脫水,更由於牠們在「放生」前被緊緊地叠在一起,因此皮膚潰爛、龜殼破裂、眼睛腫脹並受到感染。儘管有幾百隻龜獲拯救,可能有更多龜已沉沒於大海裡,慢慢地、痛苦地死去。
儘管十分困難,協會員工施展渾身解數,努力找方法來收容這幾百隻龜。我們的獸醫團隊數週來長時間工作,以確保這些動物有妥善的居所、醫療和餵食。
媒體的廣泛報道大大提高了公眾對「放生」的殘酷的認知,更有許多人申請領養被救回的巴西龜。可是這些只是「放生」產業中很少數可以得到好結局的動物。在之前的案例中,有救生員看到動物從「放生船」上被直接扔進海裡。這些殘酷的活動每天繼續在「放生」熱門地,如荃灣、屯門、北角碼頭等地進行。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FBG)及香港大學(HKU)分別就被宗教團體使用的「放生」動物進行調查。
禽流感爆發後,魚類及其他海鮮取代了雀鳥,成為被用於「放生」的最常見品種。
總結
研習 |
HKU (2005) |
KFBG (2010) |
有「放生」動物的團體 |
78 (34%) |
14 (36%) |
沒有「放生」動物的團體 |
151 (66%) |
25 (64%) |
「放生」動物的品種 |
HKU (2005) | KFBG (2010) |
雀鳥 | 17 (22%) | 0 |
魚及海鮮 | 16 (21%) | 8 (57%) |
雀鳥,魚及海鮮 | 29 (37%) | 4 (29%) |
其他 | 4 (5%) | 0 |
總數 | 78 (100%) | 14 (100%) |
2005 香港大學的調查
《Religious Release of Birds in Hong Kong》是現時本港最詳細記錄有關「放生」活動的研究
估計每年多達1百萬隻雀鳥被出售用作「放生」
數百隻於「放生」地點發現的死鳥中,有超過200隻麻雀在大帽山被發現;另外有170隻相思鳥於八仙嶺郊野公園被發現。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2010年嘉道理農場的調查
2010年,嘉道理農場的研究人員跟進香港大學的研究,對佛教團體進行電話訪問。
• 39個完成訪問的團體中,14個曾進行「放生」活動,其餘25個團體沒有「放生」動物。
• 儘管大多數團體均說「放生」動物的數量視乎參加者的數目及捐獻而定,但其中有一團體於「放生」活動中曾「放生」超過500公斤(半噸)的動物。
• 常見被選擇進行「放生」活動的地點包括 – 西貢區,青馬大橋,赤柱,北角碼頭以及南丫島沿岸。
• 受到早年禽流感爆發的影響,研究指出現時大多以魚及海鮮代替雀鳥。
香港沒有關於「放生」產業的統計數據。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根據香港大學的研究報告,於2006年禽流感爆發前,估計多達1百萬隻雀鳥進口本港之用作「放生」。
這些巴西龜的體型呎吋相若,故此我們猜測牠們被繁殖來當食物。數以百萬計的巴西龜被繁殖來供應亞洲的食品產業。
為了供應寵物和食品產業,香港每年進口大量動物。在 2014 年,香港寵物業進口了超過80 萬隻爬蟲類動物,食品業進口了超過 54,000 公斤的龜。
在香港,龜殼通常被用來製造龜苓膏。
一隻巴西龜僅售 20 港元,正因容易大批量廉價購得,令「放生」非常有利可圖。
“信徒原意以「放生」大量雀鳥來爲牠們帶來福利,但最終讓牠們走上死路。參與「放生」的信眾沒有看到整個過程而深信「放生」這些曾被關起的動物能於大自然享受餘生。
大多數的人不曉得動物被「放生」後衹有少數能生存。
– “Religious Release of Birds in Hong Kong” 報告, 229頁
• 很多用作「放生」的動物沒有野外求生及覓食的能力。
• 動物在運輸或售賣過程變得虛弱或患病,許多動物在被「放生」後會很快死去
• 經常在佛誕後,在香港珍貴的河流和小溪中發現龜、魚和青蛙的屍體,而牠們都是經常被用來「放生」的品種。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從「放生」動物引致的傳染病例子有蛙壺菌。此高度致命的壺菌已知對世界各地的蛙類造成嚴重死亡。壺菌已於本地的食用蛙市場存在。在5個經由本港運往美國的食用蛙的貨中,4個已被壺菌感染。
數千隻被「放生」於郊野公園的外來蛙種,對本地的野生蛙類帶來威脅,包括極高生態價值的盧文氏樹蛙。
© 生物科學學院, 香港大學
像巴西龜這類具有侵略性的物種一旦存活下來,牠們會為香港本地物種帶來疾病和生存的競爭。
巴西龜是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物種之一,現在已經取代了本地龜,成為了香港郊野公園裡最常見的龜種。
© Allen To
例子:經常被用來「放生」的沙巴龍躉是兩個物種雜交繁育來專供食品貿易的。
成功將動物放歸野外的背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中除了需要遵從極多守則,也需要作全面的準備,以確保放歸物種以及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安全。
需引入不同的指引及準備工作
其中一個主要的考慮是必需保障被回放的物種的安全及健康,以及不會對該生態系統造成傷害。
生態學家,獸醫及其他保育專家都需參與其中。
有關釋放動物的指引,請參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放歸和其他易地保護指南。
現時,因「放生」而造成動物痛苦衹能以《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第169章)作出檢控。最高刑罰是監禁3年及罰款$20萬元。然而,一旦動物被「放生」,舉證便十分困難。
2014年,台灣與「放生業」因「放生」動物造成的生態災難鬥爭幾十年後,近期終於頒佈專門法例,禁止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將任何動物放進野外。
在2005年間,估計超過2千萬隻動物於郊野「放生」,更爲商販帶來共值6百萬美元的收入。
台灣、澳門及新加坡立法禁止所有未經批准的動物「放生」活動。協會認為香港應該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