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動物的褔利

肉、蛋、奶類製品和海產是絕大多數香港人的日常食物。為滿足需求,農場採用密集式的方法進行畜牧,令產量大幅增長。有些在數十年前還是很矜貴的食物,由於現在已可以大量生產和進行高度加工,已變成了普通的廉價商品。然而,這種對更廉價食物的追求,不但剝削了食用禽畜應有的褔利,還會嚴重影響環境和損害人類的健康。

大家都知道,產業化的畜禽生產過程是極為駭人的。即使如此,我們卻從不將食用禽畜的生命與日常購買的魚類、肉類、蛋類及奶類製品聯想起來。但事實上,只要睜開眼晴看看現實中食物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大家都可以將食用動物的命運扭轉過來。

動物也是具意識的生物,有知覺及情感,會感受到痛楚、痛苦,亦能體會到精神上的美好。愛護動物協會相信動物是有情感的,人們應認識到這一點並以此作為對待牠們的行為準則。事實上,動物福利涉及動物的生理及心理兩個方面,而我們認為良好的動物福利代表動物身心都是健康的,同時所有動物最少亦應受到保護,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香港屠房狀況令人憂慮

根據香港大學和愛護動物協會在屠房的實地視察,工人會經常虐打屠房內的動物,亦有懷疑盆腔受傷的豬隻先被捆綁四肢,才被趕上斜台待宰;此外,用來將生豬電昏的電壓也遠低於其他普通法地區所使用的電壓,這令豬隻有可能在扣上腳鐐和被割喉時甦醒過來,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上水屠房上水屠房